令爱与令媛有什么区别,古代称别人的父亲为什么?

古代称别人的父母,有两种方式:

令爱与令媛有什么区别,古代称别人的父亲为什么?

一令爱与令媛有什么区别、以“令”为前缀的称呼。该种称呼用于和别人说话时称呼别人的父亲。

令爱与令媛有什么区别,古代称别人的父亲为什么?

和别人交谈时,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以“令”字为前缀称呼,也是一种固定的结构,如“”、“令爱”、“令弟”……

二、以“尊”为前缀的称呼,此类称呼大多用于称呼别人的父亲。

1、 尊大君 《晋书·谢鲲传》:“温峤尝谓鲲子尚曰:‘尊大君岂惟识量淹远,至于神鉴沈深,虽诸葛瑾之喻孙权,不过也。’”

2、 尊大人 也是对父亲的一种称呼方式。《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父子天性,岂能终绝……郎君先回,求亲友于尊大人面前劝解和顺,然后携妾于归,彼此安妥。”

3、 尊公 《三国志·魏志·袁尚传》“十月至黎阳”句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刘表遗谭书:‘天笃降害,祸难殷流,尊公殂殒,四海悼心。’”

4、 尊府 韩愈《送湖南李正字序》:“李生之尊府,以侍御史管汴之盐铁。”

5、 尊侯 干宝《搜神记》第十八卷:“后有一法师过其家,语二儿云:‘尊侯有大邪气。’儿以白父,父大怒。”

6、 尊翁 《荡寇志》第九十五回:“尊翁归天,我还不曾来吊唁。”

7、 尊君 《世说新语》中卷上《方正》第五:“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8、 尊人 古代指称父母,近代多用做对方父亲的专用敬称。叶圣陶《北上日记·三月二十七日》:“其尊人方患气管炎,年已八十有二岁,颇为可虑。”

比较常见的说法是: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称别人的母亲为令堂,称别人的儿子为令郎.

有这样一个笑话:从前有个酸秀才,自命博学、幽默,见同村的种田农夫不懂文言称呼,便存心要捉弄农夫,告诉他,自己的儿子名叫令尊。农夫信以为真,便问秀才:“敢问相公,你家有几个令尊。”若没有或缺少,我倒可以送你几个”。此话一出,引得围观的人一阵哄笑。结果酸秀才落得个自搬石头自压脚,画虎不成反类犬,羞得掩了面孔狼狈地跑开了。

那么,这里所说的“令尊”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有一些古典文艺作品中,时常可看到“令尊”这两个字,稍加留心,还会发现,这是作品中写的一方在称呼另一方的父亲,而且从字里行间,还能看出是一种带有敬意的尊称。其实,“令尊”是旧时社交场合和书信往来中时常使用的一个敬辞,一方为着表示对彼方父亲的礼貌尊敬,才使用这个敬辞。在文言词汇里,“令”字可作尊敬解,也含有善良和美好的意思在里头;“尊”字则与现代汉语通用,即为尊敬之意。“令尊”这个合成词的出现,还表示一种道德规范:封建社会认为长辈和晚辈之间,不仅有长幼辈份之序,同时也有尊卑之别,那就是长辈为尊,晚辈为卑,于是形成一种认识惯例,便有了一方称彼方父亲为“令尊”韵礼仪用辞,由此连带的是“令堂”一词的解释。因为古代做母亲的,通常坐守内堂,故此内堂也就被引申出作为母亲的代称;使用礼仪用词时,表示对彼方母亲的尊敬,也就随着出现了“令堂”的称谓。

由此扩大,在社会交往中,一方称呼彼方的祖辈、平辈和低辈,统统在称谓前,加上一个“令”字,这都是出于对彼方亲属表示的一种尊敬。如令祖父、令祖母、令姑父、令弟、令妹、令郎、令爱等等均是。

按照旧时礼仪,人们在交往中间,对别人的父母尊称“令尊”、“令堂”,表示一番问候后,自然的也会谈到自己的父母,于是随之便有了“家父”、“”的称呼。所谓“家父”、“家母”,就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母的一种自称,含有谦卑之意,也是谦称。“家”在这里是被看作小的意思。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古代,虽有“诸侯称国,大夫称家”之说,实际上那时国、家二字常不分义,取自一个用意,认为国即是家,家即是国,所以历史上也有家国的说法。所不同的是,国家的家是群体聚众的大家,比之社会组织的单个细胞——血缘亲属组成的家,后者就被看作为小家了。正是这个缘故,这个大家与小家的观念,经过扩大发展,后来沿用到人际交往的称谓上,便成了自谦为小的一种谦称,此也就是“家父”、“家母”称谓的由来。由此推及“家祖父”、“家祖母”、“家姑丈”、“家姑母”等等亦是同样道理。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4日 下午2:51
下一篇 2022年5月24日 下午2: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