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一些少数民族有没有特别的习俗啊?

现在都人到中年了,唯一了解稍微多点的少数民族就只有回族了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2015年时我们兵团师里和宁夏回族自治州合作,把他们那稍微闲点的人集体介绍过来分配给需要棉花采摘工的承包户,我们连大概分有近两百,我家分了10个人,男女老少都有。

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一些少数民族有没有特别的习俗啊?

这里我们为了团结少数民族兄弟,不破坏合谐气氛,有关他们拾花态度一切和他们习俗无关的我们就不提,只谈关于我了解的他们习俗的部分。回族的男性小时侯会行割礼,至于具体几岁不清楚,他们那的年青人结婚比较早,女方一般16岁就定好婆家了,18岁没结婚的都少;男性都会头戴白色、边上绣着回民文字的方帽,女性得佩带头巾不能把头发露在外面;他们在家时一般吃两顿饭,上午9:00多一顿,然后下地干活,到差不多时回家吃第二顿!到新疆拾花是体力活,我们让她们吃三顿,开导他们吃饱了才多拾花多拿钱!他们有个节日叫“开斋节”,在回民心里相当于我们的春节,他们来我们这就是连队给他们买的活羊、活鸡由他们所阿洪念经后宰(这里说下,回民说宰不能说杀,说后者有罪过,信仰);还有“逢斋”,据他们讲,以前“逢斋”都很认真的,现在时代变了,老年人还是延习下来了,但不再严格要求年轻人必须逢斋,因为“逢斋”得不见太阳吃饭!想像下,发达的社会,大工作量、不见阳光才能吃饭!天哪!饿晕……

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一些少数民族有没有特别的习俗啊?

这只是我从我家拾花工那了解的,也许回民兄弟的习俗也会像我们汉族一样各地会有差异,所以我的回答不能代表所有回民

最近我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些干部群众分不清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区别。譬如,封斋、作乃玛孜(礼拜)原本属于伊斯兰教的功课,但有人说是民族风俗习惯。对于年轻人留大胡子、妇女蒙面纱,有人说是民族风俗习惯,有人说是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甚至有人说不留胡须、不蒙面纱就不是穆斯林。以上问题在社会上议论纷纷,认识也不统一,也带来了不稳定。显然,对这些问题分清是非,统一认识,很有必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与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宗教与民族不能等同。一个民族的人们可以信仰不同的宗教,例如汉族中有信仰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的人,也有不信教的人;同一种宗教可以被不同的民族所信仰,例如伊斯兰教在就有10个民族的群众所信仰。因而,宗教不是民族的特征之一。 宗教不同于民族风俗习惯,党和国家对宗教和民族风俗习惯的法律政策也不同。对于宗教,党和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公民信仰宗教的合法权益;对于民族风俗习惯,党和国家的法律政策是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各民族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在宗教工作方面,有《宗教事务条例》等法规政策;在民族工作方面,有《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政策和共同团结进步,共同发展繁荣的主题。 一般来讲,民族风俗习惯是由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等因素造成的,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随着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的变化,民族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而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信徒的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有规范作用。对于一般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来说,封斋、做乃玛孜属于宗教功课,履行宗教功课是穆斯林的基本职责。当然,随着生活现代化、世俗化的发展,也有很多穆斯林不再履行这些功课,有的认为只要内心信仰就可以了。 据维吾尔族老人讲,哈密历史上从来没有年轻人留大胡子的习俗,只有老年人留大胡子。而老年人留大胡子也只有当了爷爷才留。哈密维吾尔族妇女历史上也没有蒙面纱的习俗,只有穿裙子的习俗。哈密宗教人士也讲,哈密维吾尔族所信仰的伊斯兰教逊尼派哈乃斐学派属于温和派。在伊斯兰教中,留大胡子属于圣行,年轻人可留可不留。同时,伊斯兰教只讲妇女要遮住羞体,而面部不属于羞体。可见,年轻人留大胡子和妇女蒙面纱既不属于哈密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也不属于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所谓不留大胡子、不蒙面纱就不是穆斯林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5日 上午1:52
下一篇 2022年5月25日 上午1: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