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米怎么读,上边一个西,下边一个米读什么?

出米怎么读,上边一个西,下边一个米读什么?

1.谷物名出米怎么读。北方通称“谷子”。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粟》:“古者以粟为黍、稷、粱、秫之总称。而今之粟,在古但呼为粱。后人乃专以粱之细者名粟……大抵黏者为秫,不黏者为粟。故呼此为籼粟,以别秫而配籼。北人谓之小米也。”

2.谷粒。未去皮壳者为粟,已舂去糠则为米。

《书‧禹贡》:“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蔡沈集传:“粟,谷也。”

《吕氏春秋‧审时》:“其粟圆而薄糠,其米多沃而食之彊。”

唐李绅《古风》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3.粮食的通称。

《管子‧治国》:“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汉晁错《论贵粟疏》:“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

唐韩愈《原道》:“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三:“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4.指俸禄。

晋殷仲文《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亡身殉国;退不能辞粟首阳,拂衣高谢。”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人都道书中自有千锺粟,怎生来偏着我风雪混樵渔。”参见“粟秩”。

5.指颗粒细小如粟之物。

《山海经‧南山经》:“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

郭璞注:“细丹沙如粟也。”

宋杨万里《昌英叔门外小树木樨早开》诗:“旋开三两粟,已作十分香。”

清曹溶《一萼红》词:“粟玉纤环,泥金双带,娇小浑不胜风。”

6.皮肤触寒而收缩起粒。

宋苏轼《和陶贫士》之二:“无衣粟我肤,无酒颦我颜。”

宋陆游《雪后苦寒行饶抚道中有感》诗:“重裘犹粟肤,连酌无骍颜。”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皮肤上都一粒一粒地起粟。”

7.见“粟斯”。

8.姓。

后汉有粟举。见《通志‧氏族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6日 上午9:52
下一篇 2022年5月26日 上午9: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