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衔对应的军职,军衔等级从着装上怎么区分?

最早一批抗日神剧的《中国兄弟连》虽然后半程剧情挺雷人对应的军职,但有一点还是比较靠谱的,那就是辛柏青饰演的国军上尉连长,确实身着土黄色的棉布军装,乍一看颜色几乎跟士兵相同,更在细节展示上,是打绑腿穿军鞋。而被救治的女中校和后面赶来的总部少校,则身着绿呢军装脚穿皮靴,这是基本客观反映军事历史的,因为二战时期的各国军队,大多执行“将校呢”的军装标准。

军衔对应的军职,军衔等级从着装上怎么区分?

军衔对应的军职,军衔等级从着装上怎么区分?

军衔对应的军职,军衔等级从着装上怎么区分?

军衔对应的军职,军衔等级从着装上怎么区分?

(少尉军服的样式和颜色)

军衔对应的军职,军衔等级从着装上怎么区分?

军衔对应的军职,军衔等级从着装上怎么区分?

这要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其他神剧导演,指定给上尉也穿上绿呢军装配上马靴,包括对日本军官的军服展示也是随心所欲,鬼子少尉中尉大尉都一水的绿呢军装(雪豹就是吧?),这都是缺乏历史和军事知识的表现。实际上民国军队和日本军队都执行一样的标准,即将官和校官有专门的毛料军装,而尉官的军装质地要差一些、颜色要浅一些,以显示军中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少校或者少佐军衔正是“阶级”分界线。

所以从军装的质地和颜色上,完全可以尉官和将校(日军就是将官和佐官咯)的身份,至于将官和校官的区别,则可以通过领章和袖口装饰来具体分辨。先说领章,无论是国军还是日军,将官的领章均以金黄色为主体,上缀将星,阳光一照煞是显眼。而校官则以红色和黄色相间、并且有条杠的形式展现,即便看不清楚几颗星、几道杠,也能大概分出来到底是将官还是校官的领章(日军的昭五式军服为肩章)。

(上尉和少校军服的区别)

后来为了减小高级军官在战场上的目标,以及肩章的各种不方便,日军的“九八式”军装特别把“将官”的改为领章且尺寸缩小,同时把之前领章的将星居中排列改为一侧排列,目的是防止目标太大被敌方发现。而国军高级军官在战场上则经常不佩戴领章和军衔,我们看见张自忠、薛岳都高级将领,都有领子上空空如也的照片,既然将校的军装颜色质地基本相同,此时又该如何分辨呢?

还有军服上装的袖口展现方式呢,比如从1943年10月12日,日军开始正式更换“三式”军服(由“九八式”军服修改并重新定名),该型军上装就有“军衔袖章”,军衔袖章的明显特点为:军官上装近袖口处有绿色饰线和级别标识,说具体点,“军衔袖章”只有准尉及以上军衔的军官才有,袖章图案为深绿色丝带和茶褐色圆底、上缀金色刺绣五角星组合而成,以表明军官的具体军阶和衔级。

(少校军装)

日军“三式”军服将官的袖章为三条线加1到3颗星;佐官为两条线加1到3颗星;尉官为一条线加1到3颗星;准尉为一条线无星。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一时无力对军服进行专业缀绣,为了区分阶级或者伤亡后辨明身份,从军官到士兵的军服大多配有胸标和臂章,胸标上主要写有具体的部队番号及姓名,同时胸标边框的颜色也代表军衔的不同,将官的边框为红色、校官为黄色、尉官为蓝色、士兵为黑色,这也是区分身份的一种办法。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换装美式军服的国军军官,将军的袖口有红色的袖线、校官为黄色的袖线、尉官则为蓝色的袖线,而在软肩袢上将官缀金星、校官缀银花、尉官配亮色杠条,将校军官从头上到脚下都是橄榄绿色的毛料制品,尉官制服则只是灰绿色的棉布服装,所以区分起来还是比较明显的。许多蒋军高级军官战败后都选择换上士兵衣服逃命,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将校军官的军装和服饰太扎眼了。

(日军昭五式校官军服)

其实军装上还有一些细节可以判明军阶和身份,比如军上装的兜盖、比如上装钮扣、比如军官马裤等等,东西方都有各自的展现方式,二战德军和苏军将官在马裤上的红色条非常令人深刻,这里就不一一详细说明了,因为在明显的标识上,还有一个军帽的问题。民国军队在换装仿德式的小圆帽以后,将校军官的军帽颜色和面料是与军服相同的,而尉官颜色和面料就要差一些,至于士兵更是粗糙的很,许多国军士兵的帽檐都是塌的,原因就是面料质量忒次。

而二战日军无论是大檐帽还是战斗帽,都随军阶的差别而不同,比如日军在1912年开始列装的“四五式”军帽,尽管粗看起来样式相同,但是细节区别很大。首先是军官的面料更加精细,配有一个有光泽的硬化帽舌,其次是帽带扣的样式也有区别,士兵和下士官为黄铜制的平面扣,而军官则是黄铜制的樱花图案扣,最后一点,士兵的帽舌是普通牛皮制成,基本没有光泽性。而后来列装的“战斗帽”(日军称为略帽)也是分为士兵版和军官版的,其中重要的区别,是士兵版为缝制的黄五星,而军官版的帽徽是用丝线绣制。

二战期间美军的军帽样式稍显复杂,因为有大檐帽和软帽两种,但是表现形式最粗旷的则是钢盔佩戴,目的就是为了在战场上更好地区分军阶,以方便指挥。将官的钢盔上直接镶上将星(根据军衔决定几颗),而校官钢盔上镶的是梅花,尉官钢盔上镶的是金属条杠,因此在近距离内哪怕不看军装细节,也能够一眼区分出阶级和军衔来,《巴顿将军》电影里全面展式了他从少将、到中将再到四星上将的钢盔变化历程,不过蒋军没有照搬这一套,钢盔上是没有军衔标识的,应该是技术原因吧。

这个问题的涵盖范围其实是非常大的,因为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军阶展示方式均不相同,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可能在很短的篇幅里介绍完全,只能泛泛而谈了。另外还有高级军官在战争时期穿便装上战场的情况,硬要区分军阶的话,除了年龄的对应,那恐怕就“主要看气质了”,哈哈。

(注意钢盔上的花和杠)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6日 上午3:17
下一篇 2022年5月26日 上午3: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