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古诗,6岁是识字的最佳年龄吗?

因人而异吧,每个孩子的个性和性格都不相同,都说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当然是可以教的,毕竟现在都是说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6岁都差不多要读一年级了,学习上都没有这么轻松了学前班古诗。寓教于乐,劳逸结合的方法,孩子会学到很多东西,给你意象不到的惊喜。

学前班古诗,6岁是识字的最佳年龄吗?

学前班古诗,6岁是识字的最佳年龄吗?

学前班古诗,6岁是识字的最佳年龄吗?

我家宝贝3岁半才开始去读幼儿园,第一年完全就是去玩儿,但是他也能认识几十个字了,小班放暑假,我们就在家里教他写简单的数字和笔画简单的字,字写的很好,然后一年下来,本子都写了20多个,也能认识100多接近200个字了,出门的时候都可以看得懂认得到很多招牌上面的字了。然后就在今年春节,让我外公教会了他声母韵母表,简单的数学题(10以内的加减法)也在做了,买了几本简单的数学题在教他做,每天晚上都会给他讲故事,有时候看到过他已经写过的或者学过的字都会叫他认,效果其实很理想。现在读大班了,读书完全不费力气,挺让人省心的。

小孩子学习,需要的是一个氛围,爸爸妈妈家里人,主动的在他面前提起,然后慢慢的教,反复的联系,毕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不断的温习才不会忘记。没有不行的孩子,只有不会也不可能努力教的家长。

所以,学习认字并不需要等到6岁来,孩子有兴趣学,大人有耐心教,是可以早一点启蒙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认识字,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宋代大诗人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章本来应该自然而成,最后由妙手偶然得之,这样的文章才是粹然无瑕疵的,不须人为的造作。

所有文学作品都应该是作者真情实感的反映,作者孕育这种真情实感的过程读者是看不到的。当文章喷薄而出的时候,在旁人看来就是“”,殊不知这“信手拈来”背后隐藏着多少功夫。

“信手拈来”是长期积累长期积淀的爆发。,“功夫在诗外”。陆游在《示子遹》中说:我年轻初学写诗的时候,只知道追求诗句工整,修辞华美,总在字句上下功夫。到中年写诗时,始所有悟,才逐渐窥察到宏大深邃的诗意境界,也就能写出一些好诗来,有如被湍流冲洗的顽石,显得奇特不俗。 唐朝李白、杜甫的诗,是不可逾越的高峰,有如数仞高墙挡在眼前,我恨自己领会不深,渴望而不可及。 元稹和白居易的诗,也只能说到达了高墙的门边,至于温庭筠、李商隐的诗,就不值得一提了,即使是他们的扛鼎之作,也未必能真正领会诗中三味。诗是六艺之一,哪能仅仅当作笔墨游戏呢?所以,你果真要学习写诗,不仅是字词句式,还要有更深的学问,作诗的工夫,在于诗外的历练。

所谓“诗外的历练”,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生活的积累。二、艺术的修养。

李白没有“挥金三十万”的漫游,没有走访名山大川,是断然不会成为诗仙的,没有“铁杵成针”的刻苦努力,也不可能“秀口一开,便是半个盛唐”。杜甫不是经历了安史之乱,亲眼目睹百姓的颠沛流离,也不可能成为诗圣。所以,生活的积累到位了,才可能“信手拈来”。

有了生活的积累,而艺术修养不够,也不可能“信手拈来”。阅历丰富,有故事,但不一定就能讲故事和把故事讲好。从“有故事”到“讲故事”到“把故事讲好”还有很远的距离。这个距离要用“艺术修养”来填补。

“功夫在诗外”是量的积累,“信手拈来”是质的飞跃。平常时日的功夫是深耕细作,“信手拈来”是灵感的闪现。没有风霜雨雪的“苦寒”就不可能有“梅花香”,没有千锤百炼的“磨砺”不可能有削铁如泥的宝剑,也不会有宝剑透出的森森寒光!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5日 下午11:56
下一篇 2022年5月25日 下午11: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