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合称什么,你认为李白和杜甫这两个人谁更牛?

谢邀李白合称什么。

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话不无道理。唐代是我国古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矗立着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她就是李白与杜甫

二人一是诗仙,一是诗圣。他们为我国古诗词发展到极致,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李白的诗风豪放、具有奇特想象力,因而写出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篇,他是浪漫主义诗派的代表,对中国诗词的发展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

杜甫的诗注重关怀社会现实,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疾苦,具有’沉郁顿挫’的艺术,因而写出了《三吏》、《三别》等伟大的现实主义的诗篇。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所以被称为“诗史”,在这方面诗人的影响更大。

李、杜二人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他们成为中国诗坛上两座并峙的高山。两位诗人,一座是五岳独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雄伟壮观之泰山;一座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美轮美奂之庐山。让您说这两座山,它们谁更伟大,谁更牛呢?!

首先,我们得先搞清楚下面几个问题:一、李白的祖籍: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人。李白自己在一首诗中写到“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李白杜甫合称什么,你认为李白和杜甫这两个人谁更牛?

二、李白的血统:有些学者考证,李白应是是“飞将军”李广的第25代孙,属于西汉李陵、北周李贤、隋朝李穆一系的后代。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这个李暠又说自己是李广的十六世孙,若是这样说李白就是李广的二十五世孙了。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李白杜甫合称什么,你认为李白和杜甫这两个人谁更牛?

三、李白的出生地:李白诞生在安西都护府所辖的碎叶城(碎叶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的托克马克),先世在隋未因罪徙居中亚。李白出身在碎叶城,5岁时才随父返回大唐。

李白杜甫合称什么,你认为李白和杜甫这两个人谁更牛?

四、李白成长的地方:李白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市)的青莲乡,李白就是在那里长大成人的,在江油度过了长达16年的宝贵时光。

五、李白生活足迹:除了出生地,成长地,李白结婚后,曾在湖北安陆生活了十余年,,后移居东鲁,再商丘,死于马鞍山,葬于当涂

判断一个人是哪里人的标准是什么?要说清楚这点,我们需要先自问一下自己,平时你在填写各种表格,需要填籍贯时,你会怎么填。我们一般,还是会将自己的祖籍或父母自认的籍贯,作为填写的首选的。这种填写,适用于三代之内的籍贯归属,如果三代内,都已另换地方居住,在填写籍贯时,一般会以少时的居地为籍贯归属。至于说出生地,并不能说明这个人是那里的人,只能说明,他曾在那里出生,仅此而已。而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同样不能作为籍贯的标准,但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在情感上,会较有认同感。

李白到底是哪里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从慎终追远的角度来讲,李白应是陇西成纪人。

李白出生在安西都护府所辖的碎叶城,那时,碎叶城仍属大唐管辖,所以李白的国籍是唐朝国。

李白少年及青年时期,居住于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市)的青莲乡。李白终身对于青莲乡有着深深的故乡情结,自号青莲居士。李白生活及游历在外,写过很多思乡的诗,很多都是对青莲乡的怀念。所以从情感归属来讲,李白应是今四川江油市的青莲乡人。

< 凡人视角,文史俚说 >,我是俚说,期待大家关注,谢谢大家!

杜甫是个伟大的天才诗人。他的伟大,主要在于他以创作实践替文人诗开辟了接近人民的的广阔道路,给文学的发展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他的诗成了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所以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而他的诗的风格是“沉郁顿挫”,郭沫若曾把他与李白称为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座”,并称赞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李白杜甫合称什么,你认为李白和杜甫这两个人谁更牛?

一、杜诗“沉郁顿挫”地把现实主义推向高峰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即现实主义,他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面貌,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事件,使这期间他的诗充满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沉郁,指深远的意境,浑厚的情调,博大深厚的思想感情。顿挫,指造成感情起伏震荡、千回百折和沉着蕴藉的表现手法。而悲剧性的题材深厚宽广的胸襟及宏大壮丽的体制,是构成杜诗独特风格的主要因素。他的诗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苍劲凝练的语言艺术,以及诗兼各体,被苏轼誉为“集大成者”。

李白杜甫合称什么,你认为李白和杜甫这两个人谁更牛?

杜甫以他独特的诗歌艺术,把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推向了一个更高、更成熟的阶段,达到了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他善于对现实生活作精练的艺术概括,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面貌,反映人民的遭遇和愿望。如《咏怀五百字》高度概括了安史之乱前夕整个社会的状况。《三吏》《三别》以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通过一幅幅画面,再现了动乱期间人民的痛苦遭遇,形成了“诗史”的特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充满了大气,充分体现了他那“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最后两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跳出个人圈子,推己及人,忧国忧民,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洋溢着救世济人的热情。他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而揭示社会的本质,使人触目惊心。《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表现了四川军阀混战的罪恶。《岁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表现了安史之乱后的局势。《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从而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出了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感慨。《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是他对严酷的时局和凄苦的身世所作的艺术总括。“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写出诗人彻夜不眠之状,传达出忧思困扰之深。《咏怀古迹》(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诗人对宋玉一生的政治境遇、风度品格和文学造诣进行了概括,并从中抒发了个人的身世之慨。《咏怀古迹》(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以遗恨千载作结表达了诗人对王昭君命运的深长感叹。《咏怀古迹》(五):“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真可谓神来之笔,在咏诗人赞诸葛亮的诗林中,也是千古独步了。《哀江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诗人有感于大唐王朝风流顿尽,盛世难再,无疑是一曲流淌着泪水的时代哀歌。 杜甫以诗为武器,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为人民大声呼吁,无疑在中国文学史上通过诗词反映现实主义,最具有崇高的地位。

李白杜甫合称什么,你认为李白和杜甫这两个人谁更牛?

二、杜诗“沉郁顿挫”中充满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杜甫以他爱国的胸襟,博大精深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站在一定高度,创造出 一种雄浑壮阔的诗歌艺术境界。这一点他与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有着鲜明的区别。

他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诗人以简练的笔墨,以疾风暴雨骤然而来的声势,勾画出了一幅咸阳桥畔的哭别图,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出征路上,步履匆匆,尘埃滚滚,偌大的咸阳桥都淹没在尘土之中。战乱中人们放声大哭,哀声震野,响彻云霄,着力刻画送别时妻离子散的悲惨之状。

《登高》感情凝重,境界博大,语言精练,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艺术地概括了诗人大半生的坎坷经历,抒发了深沉郁闷的无限感慨,是对那个时代苦难与忧患的知识分子心绪的真实写照。“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首句写登高所见山上的三种景物,风急暗点登高,因登高才觉风急,天高暗点深秋,因深秋才觉天高,“猿啸哀”为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次句写登高所见江上的三种景物,然后又写山景。“无边”状浓烈之秋景,透出凄凉悲秋之情。时而写山,时而写水,时而微观,时而宏观,时而工笔,时而写意,这样多角度多层次的景物描写,构成了一幅具有立体感的三峡深秋图,显示了悲秋的感情基调。“万里悲秋”两句,总括了“悲”字的复杂内涵,羁旅之苦,思乡之情,垂暮之叹,多病之怨。以“悲秋”二字连接全诗的景与情,情景交融,意象浑成。而尾联“艰难苦恨”则由“悲”转“恨”,由对个人艰难之恨升华为对国家艰难之恨,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前两句从大处着眼,创造出一种悲壮、广阔的意境。后两句却改从小处落笔,用溅泪之花、惊心之鸟去点缀那沦陷的京城,同时也衬托出自己伤时之深。

《野望》:“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境界阔大,以辽阔的视野、深远的目光,出色地塑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

三、杜诗“沉郁顿挫”里体现出苍劲凝练的语言特色杜诗的语言凝练、苍劲,正如他自己的诗句所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足可说明他在语言上所下的功夫。苍劲,即苍老遒劲之意。凝练,即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达到高度概括,言简意丰。杜诗正是从苍劲、凝练上构成了自己语言的主要特色。

杜甫的诗下字力求准确有力,使每一个字都含有很重的分量和很深的含义。他很善于用实词,如“微风燕子斜”,“斜”字用得准确传神。又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真是非“垂”不足以见平野之阔,非“涌”不足以见江之奔流。再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好一个花溅泪、鸟惊心,真是既凝练又形象。

有学者认为,李白的两句诗到杜诗里能合并为一句,而杜甫的一句诗到李白手里也可能拆作两行。如“大道如青天”“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样的诗单纯到一句一意,在杜诗里难得寻见。杜甫又是兼备众长的诗人,被苏轼誉为“集大成者”。他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不运用自如,尤以古体和律诗为佳。他的古体诗506首,五律603首,七律151首。 可以说他是写作七律的第一大家。其七律的数量超过盛唐诗人的七律之总和。此前的七律一味秀丽、典雅,而杜甫创造出一种沉郁顿挫慷慨激昂的风格,把七律推向了高潮,并且将现实主义诗歌推向了高峰。他既革新乐府古体,以新体写时事,又创造性地运用古近体组诗反映社会现实,且能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诗体。七律至他才运用自如,才臻于成熟。总之,无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在他手中无不精工妙绝,卓然成章。

杜甫是一个处于兴盛王朝急剧转衰时期的饱经忧患的诗人。“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爱国与忠君紧系一身,对人民的关爱伴随他终生,宽广深厚的胸襟使他成为人民景仰的伟大诗人。十年困守长安的生活,使他对社会、人生和统治者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将他逐渐磨炼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确定了自己的创作方向,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形成了“诗史”的特色,继而达到了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5日 上午4:01
下一篇 2022年5月25日 上午4: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