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历史的成语,形容很多年的成语有哪些?

千秋万代、源远流长、长年累月、海枯石烂、天荒地老一、千秋万代白话释义: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出处:《韩非子·显学》:“千秋万岁之声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朝代:春秋作者:韩非子译文:这种千秋万岁的声音在耳边喋喋不休,可是使人多活一天的应验也没有。二、源远流长白话释义:比喻历史悠久。出处:《明史·徐贞羽传》:“滹沱发源于泰戏,源远流长。”朝代:清作者:张廷玉译文:滹沱河发源于泰戏山,历史悠久。三、长年累月白话释义:形容经历很多年月形容历史的;很长时期。出处:《云崖初暖》:“她连一眼也不看那~死尸般坐在火塘边的阿侯哈嫫。”朝代:近代作者:高缨四、海枯石烂白话释义: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出处:《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这天高地厚情;直到海枯石烂时。”朝代:元作者:王实甫五、天荒地老白话释义:指经过的时间很久。也说地老天荒。出处:《致酒行》:“天荒地老无人识。”朝代:唐·作者:李贺翻译:经过的时间很久已经没人认识了。

形容历史的成语,形容很多年的成语有哪些?

1、【一暴十寒 】

形容历史的成语,形容很多年的成语有哪些?

孟子用了两个比喻告诉齐王做事情要有恒心,要专心,否则是不会成功的。

2、【退避三舍】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3、【唇亡齿寒 】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4、【坚壁清野】

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傕(yù)传》。“坚壁清野”: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5、【揭竿而起】

这个成语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 比喻高举义旗,起来反抗。多泛指人民起义。

6、如火如荼

出自《国语·吴语》。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7、草木皆兵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 把野草树木都当成敌兵。形容在受到某种打击时惊恐万状、疑神疑鬼的心态。 皆:都。

8、背水一战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解释: 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形容不留后路,决一死战。

9、【朝秦暮楚】

典故: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10、完璧归赵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11、毛遂自荐

中国典籍《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比喻自告奋勇去做某项工作。

12、负荆请罪

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13、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4、破釜沉舟

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现比喻决一死战。

15、投笔从戎

[释义] 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语出] 东汉时的班超扔掉手中的笔决心去边疆从军打仗;建立功业。见《后汉书·班超传》。

16、三顾茅庐

指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隆中(今湖北襄阳附近)诸葛亮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

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也用来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17、七擒七纵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18、单刀赴会

原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荆州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19、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释义】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20、东窗事发

原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比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

21、望梅止渴

曹操行军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们都很渴,于是他传令道:“ 前边有一片梅子林,果实非常丰富,又酸又甜可以解除我们的口渴。”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曹操)利用这个机会把士兵们带领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后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便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他人。

2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解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2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意为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权倾朝野,其党羽曾刺死魏帝曹髦。其子司马炎后来篡魏自立。

24、黄袍加身

五代后周赵匡胤在陈桥兵变,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帝。也指登上帝位。

25、乐不思蜀

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中国典籍《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原义说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

26、指鹿为马

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27、闻鸡起舞

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28、一丘之貉

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汉·班固《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29、韦编三绝

出于《史记·孔子世家》的典故,原为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现用于比喻读书勤奋。

30、九牛一毛

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以上,供参考!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4日 下午2:50
下一篇 2022年5月24日 下午2: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