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教师招聘备考重点 | 教学设计《白杨礼赞》

哈喽宝宝们教学设计,有小伙伴在后台给小编提需求了,想要看优秀的教案示例,万能的小编必须满足呀~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教师招聘备考重点 | 教学设计《白杨礼赞》

的确,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学设计是试讲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试讲离不开一篇好的教学设计。然而,在实际备考过程中,许多考生对教学设计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教学设计到底应该包括哪些环节。

今天开始小编每日给大家分享一篇优秀教案,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启发。备考路上,小编一直都在哦,欢迎随时留言~笔芯!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正确说出全文结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关键字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感受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北方农民、哨兵所具有的团结、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关键字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感受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植物,以及自己喜欢它的哪一种品格,互动两轮,顺势引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谈谈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

2.请学生简述文章中主要写了那些对象。

(杨树;人)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1.朗读课文1-6自然段,请用一个词概括杨树的特点。

(不平凡)

2.同桌合作,文中描写了杨树哪些不平凡?

(生长的环境:单调;形态:力争上游)

3.朗读课文7-9自然段,说说北方的农民、哨兵等人具有哪些特点?

(生命力强;质朴、坚强、力求上进)

4.小组讨论,作者是如何从树过渡到人的?

(象征的手法)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

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哨兵等人具有相似性,为什么此处不是比喻而是象征?比喻和象征有何区别?

(比喻:喻体通常为具象的,两者是特征上的相似;象征通常是用具象象征抽象的特点,两者所体现的品格品质相似。)

(五)回顾全文,小结作业

结合板书请学生集体简述本文说明的内容,结束课文。

作业:请学生再次回想下自己喜欢的植物,使用象征手法写一段200-300字的短文,下次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写自1940年,茅盾曾经的文字多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为主角,此篇热情地歌颂了抗战中的士兵百姓。

《白杨礼赞》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结合这段创作背景,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茅盾写作对象及写作风格的改变。

更多考试详情关注微信公众号:南通中公教育(后台领取各个考试项目备考资料及模拟卷)

或者收藏我们的网站:}

文/南通中公教育

于寻常处读出“不平凡” —— 《白杨礼赞》型文本教学设计

于寻常处读出“不平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教师招聘备考重点 | 教学设计《白杨礼赞》

—— 《白杨礼赞》诵读型文本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教师招聘备考重点 | 教学设计《白杨礼赞》

湖南省湘潭市益智中学 欧阳艳

设计前言

《白杨礼赞》是茅盾先生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的一篇经典散文。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备经典很容易把自己装进套子中,找不到出口,看不清方向。所以此次备课的开局是很艰难的,要想走出经典课文教学的旧路,唯有老老实实地素读,读出一点自己的味道,方能真正看清自己想要到达的方向。除了低头老老实实地读文本,我们还要有抬头看路的智慧,青春语文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新思想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闭塞的门,要我跳出思维的地牢,看到经典文本背后还有很多有趣的秘径等着我们去开辟。通过反复诵读,我发现《白杨礼赞》是茅盾先生对白杨对北方抗日军民伟丈夫式的礼赞:朴质严肃,而又强烈炽热。语言质朴,情感炽热,结构清晰,主题鲜明,这样的散文不正是诵读型文本设计最佳的对象吗?所以整堂课我就是以诵读为抓手,以诵读为助推器,推动师生在文本里行行复行行,然后带着文本里的精华与发现创造新的文字世界,用师生多形式的诵读活动真切地去感受茅盾先生对白杨对北方抗日军民伟丈夫式的礼赞。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创作背景,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创意诵读与设计诵读理解文章内容,品析本文写作特色,初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抗日军民英勇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

3.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诵读水平。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创意诵读与设计诵读理解文章内容,品析本文写作特色,初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抗日军民英勇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1. 朗读诗歌,猜想诗歌描写的植物。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师:这首诗就是著名作家茅盾的《题白杨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茅盾先生用另外一种文体形式散文书写的《白杨礼赞》。

二、比较诵读

1. 齐读标题,说说从标题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我读出了作者对白杨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2. 初读课文,请将直接抒发作者对白杨树赞美之情的句子找出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 比读两组文字,读出不平凡的礼赞。

第一组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

那就是白杨树,

西北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

西北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不是平凡的树!

我要赞美白杨树!

第二组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

那就是白杨树,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女生读第一组,男生读第二组。思考:哪一组句子更能抒发作者对白杨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什么?

预设:第二组更能抒发作者对白杨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实在”“决不是”更能表达作者对白杨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真诚表达。“极普通”更能衬托白杨的“不平凡”。“高声赞美”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白杨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师:第二组句子可谓是作者对白杨伟丈夫式的礼赞,直抒胸臆,朴质严肃,而又强烈炽热。

(2)全班齐读第二组句子,重读红体字,读出作者对白杨强烈炽热的礼赞。

三、创意诵读

1.作者赞美白杨的什么?请用作者直抒胸臆句子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

预设:不平凡。

2. 创意朗读。

请从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1——3段,用下列方式创意朗读课文。

(1)先以“白杨树的 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开头,然后从你喜欢的语段中提炼句子或词语重新编写成一首小诗,进行创意表达与朗诵。

示例:我喜欢的语段是第二——四段。

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扑入你的视野的,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和风吹送,

翻起了一轮一轮的麦浪。

黄与绿主宰着,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雄壮而又伟大!

单调正在你心底潜滋暗长,

一排,不,

或三五株,

像哨兵似的树木,

傲然地耸立!

那就是白杨树,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学生根据示例,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创意表达后,有感情地诵读自己的作品。

教师作品:

第五、六段创意表达

白杨树的外形气质

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笔直的干,

笔直的枝。

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仅仅靠拢成为一束,

绝不旁逸斜出!

宽大的叶子,

片片向上。

光滑的皮,

银色的晕圈,

微微泛出淡青色。

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

倔强挺立,

努力向上,

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

对抗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第七、八段创意表达作品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它不是树中的好女子。

但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

坚强不屈与挺拔,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在平坦大地上,

傲然挺立的,

不仅是树中的伟丈夫,

还是,

磨折不了

压迫不倒的北方农民。

更是,

在敌后广大土地上,

守卫他们家乡的士兵;

是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

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

民族斗争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活动的设计意在使学生在朗读文本的过程中去主动解读作者写作的内容与目的,提取作者文字的精华,在这个基础上去完成创意诵读的小诗设计。给学生创设舞台,方能真正改变学生机械被动听课,方能真正驱动精彩点亮课堂,方能真正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3. 在阅读课文进行创意表达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作者撰写本文的思路了吗?

(1)学生交流汇报。

(2)小结:

生长环境—→引出事物 一线贯通

不平凡 { 外形气质—→描述事物 } 结构清晰

象征意义—→托物言志 大简至美

这篇散文结构不平凡,简洁明朗似大丈夫!

四、设计诵读

1. 这篇散文作者要赞美的仅仅只是白杨吗?

预设:作者借赞美白杨来赞美“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来赞美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来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2.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

背景介绍:《白杨礼赞》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3. 作者是如何从赞美白杨过渡到赞美抗日军民的?请找到这段文字。

预设:第七段。

4. 活动设计:如果你是导演,你将如何策划设计全班来朗诵本文的第七段来更好地表达作者对抗日军民的赞美并说明其理由。

(1)学生自主设计并展示。

(2)在展示方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边品析边完善改进设计方案。

领诵女生1: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好女子。

领诵男生1:但是它伟岸……伟丈夫!

设计方案说明:这几句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来表达作者对白杨强烈炽热的赞美,所以抑与扬的部分分别由一个女生与男生来领颂,比无区分度的独诵或齐诵更能表现先抑后扬的效果,一个男生领读扬的部分更能表现“伟丈夫”气质。

领诵男生2: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全体女生:难道你就不想到……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全体男生: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全班齐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那种精神和意志?

设计方案说明:连用四个反问句构成一个递进式排比,所以四个反问句依次由一个男生领诵——全体女生——全体男生——全班齐诵的形式,更好地演绎作者情感的递进与炽热。

(3)全班按最终完善与改进的方案进行朗诵,表达对抗日军民最高的崇敬与赞美。

五、教师小结

在抗日最艰难的岁月,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的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能捍卫这广阔土地的便是这如白杨般极普通而又决不平凡的广大抗日军民,他们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鲜血写出新中国伟大雄壮的历史。要我们用最炽热的情感朗读最后两段,表达我们对那些为缔造新中国而抗争甚至牺牲的伟丈夫们的最高崇敬与赞美。

学生齐读最后两段

教师寄语:愿我们在自己广阔的生命原野,纵横决荡,努力向上,不折不挠,做生活里的“伟丈夫”!

作者简介:欧阳艳,湖南省湘潭市益智中学高级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被评为“湘潭市优秀班主任”、全国“意林杯征文”与湘潭市征文优秀指导老师,曾获课件设计省级一等奖,教案设计省级一等奖,论文省级一等奖,赛课多次获市级一等奖。愿在三尺讲台清雅作画,帮助孩子们成为自己欢喜的样子;愿在青春语文王国里向阳成长,不断缔造人生的小惊喜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3日 上午10:31
下一篇 2022年6月13日 上午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