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如何赏析《记承天寺夜游》?

好玩的国学回答问题记文言文,一定是最好玩的!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如何赏析《记承天寺夜游》?

承天夜游,就是苏东坡的一篇高级牢骚!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如何赏析《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东坡的一篇著名的小品文,篇幅短小精悍,意味深长,是苏东坡的一篇经典的小品文。

按照孟子关于文学批评的理论,我们是一定要了解苏东坡写这篇文章的背景的。孟子说: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意思是说,吟咏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上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

我们既然要与这篇名文交朋友,既然要和苏东坡大师交朋友,就要先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当时苏东坡的心路历程。

这篇文章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就是1083年,当时,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做一个地方的小官,而且是没有签署公文的权力,其实说难听点就是监视居住的准罪犯。苏东坡在黄州的四年,既是他苦其筋骨劳其体肤、遭受生活种种磨难的四年,也是苏东坡在文学艺术上、在精神境界上实现大涅槃浴火重生的四年。苏东坡很多名篇,都在这个时期写下。苏东坡在黄州的四年中,他深刻地反省自己以前的生活,他重新认识了自我,他给自己起了个东坡居士的号,开始用佛家的放下执着解脱精神,来麻醉自己,同时,苏东坡在生活方式上,开始受到道家精神的影响,他焚香静坐,他隐居田园崇尚养生。与此同时,苏东坡并没有迷失在苦难和挫折中,他身上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还在起作用,他仍然秉持了“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积极进取的思想,他还想奉献自己,为朝廷做事,保持了“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进取和自信。

这篇文章中,集中体现了苏东坡的儒道佛三家融合的思想。其中,文章中说,自己是闲人,很显然是一种高级牢骚,意思是说,自己实在是没事干!没事干当然是因为自己被贬到黄州,这就是他很高级的牢骚!聪明的读者,当然可以看出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文章。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月色撩人,特别是对文艺腔调满满的文学家苏东坡。看见夜色美好月光如银,当然是要出去走走的。但是在黄州自己的知心好友又不多,只好去承天寺找张怀民。在黄州期间,苏东坡经常去承天寺念经打坐,诵读金刚经。除了去找朋友之外,估计苏东坡是自然而然地就去了承天寺。

接下来就是一段充满诗意的写景。毕竟是想象力丰富的诗人,苏东坡把如水的月光与水色联系在一起,月光如水,水如月光,水乳交融。看那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这就是苏东坡写作的巧妙之处!

最后两句话进入到哲理思辨的境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天地有灵性,留给我们清风明月,但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也需要人有与自然心有戚戚焉的能力,而在这天地之间,能与自然合二为一的,也就是苏东坡本人与朋友张怀民了。第二层意思,我们可以与苏东坡的另外一篇名文相对照。

苏东坡《赤壁赋》中说:”在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大自然是无情的,它给我们清风明月,他们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存在。不管你快乐也好,哀愁也好,他们都在那里。既然如此,人也要像大自然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需要一种豁达、超脱和乐观的精神。苏东坡这样安慰自己,也安慰朋友:不必为一时的得失而耿耿于怀,人生无常,但生活还要继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日 上午5:25
下一篇 2022年6月2日 上午5: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