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叫恩格斯主义,为什么乌托邦的思想是错误的?

谢直邀为不叫恩格斯主义!

为什么不叫恩格斯主义,为什么乌托邦的思想是错误的?

乌托邦,顾名思义,就是乌有(不存在)的地方。这一词出自15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出版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在这本书中,作者凭空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乌托邦》。恩格斯称它是”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后来,《乌托邦》一词就成为了空想的同义词。我们共产党人从来都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抓实干,脚踏实地的为人民办事。《乌托邦》似的空想主义只是纸上谈兵的假把式,当年战国时期的赵国的赵括就是想靠纸上谈兵打败秦兵,结果是兵溃如山倒,他本人也被秦军射死。空想不干害死人,这样空想的《乌托邦》思想,必被无情的现实击的粉身碎骨!

“资本主义创始人”这个问题很笼统!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说从思想方面来讲,应该是启蒙思想家,如洛克,霍布斯,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如果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来讲,应该追溯到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例如,梭伦,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等,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则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历史是人民群众的,是大众的历史.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不同,社会主义创始人可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等,资本主义没有具体的创始人.

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一样,也是沙皇俄国的一名军官。他出生在一个官僚贵族家庭。他虽然是一名革命者,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但他的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也是有很大分歧的。

1871年,成立巴黎公社后,马克思认为它是工人阶级统治,巴枯宁认为,巴黎公社没有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握国家政权或者建立新政权,巴黎公社实际上是无政府主义行动。

巴枯宁的思想的核心是一种追求个体自由的思想。反对任何权威和国家。这与马克思主义所谈到的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是根本不同的。

巴枯宁主张废除继承权,而且将废除继承权作为社会革命的起点。他认为继承权是造成一切社会和政治不平等的重要因素,废除继承权就可以在各阶级的经济社会方面达到平等。马克思主张的是消灭私有制。

巴枯宁既然是着眼于废除继承权,那他实际就是拥护法制社会的。他的斗争就可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通过合法斗争慢慢去实现。马克思主张废除私有制,马克思的思路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而建立无产阶级的新政权。

巴枯宁认为,那些代表工人利益的革命者一旦他们变成人民的代表或者人民的统治者,就不再是工人了。马克思认为巴枯宁的想法是无稽之谈。

巴枯宁哲学中否定一切,打倒一切,排斥一切的的观点后来在西方艺术界就发展为达达主义。

巴枯宁其实一生倡导的是个人追求自由,最后埋葬资本主义的策略。这种观点在西方一度很流行,且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产生了极大的破坏性。

的英文是Historical Materialism,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以及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又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与恩格斯所创立。他们把它叫做“唯物主义历史理论”与“唯物主义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与活动始终由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在历史唯物主义者看来,历史发展是有特定规律的,也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是:

1.承认历史,尊重历史,认为社会必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联系历史来观察与分析问题;

3.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

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与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等),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及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如果以阶级的观点看待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会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历史唯物主义为德国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俄国哲学家列宁评价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修正为经济唯物论。

历史观定义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种隐秘的理性,即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其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资产阶级历史观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比起中世纪用神的意志说明历史的神学观点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人,即脱离历史发展条件和具体社会关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学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虚的“自我意识”。从这种抽象的人出发,必然把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归结为人类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这仍然是用非历史因素、人们想象和思考出来的东西去解释历史,因而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的对象。

特征

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观察人及其活动,能准确的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已经经历了前三个阶段, 正处于第四阶段(越南、古巴、朝鲜等自称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87年的中国共产党 十三大上, 中国政府宣布自己在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断言初级阶段至少一百年。)。

其主要方面的内容有:

一.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二.与 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 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三.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 经济基础和一定的 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四.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和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社会关系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从旧社会的基础中成熟,在它们的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

五.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他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六.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 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七.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的占有材料,分析他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

八.人类社会及其构成成分均以总体的体系方式存在,要从研究的对象的整体出发,从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与矛盾和研究对象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

九.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十.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与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法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本质联系与内部 矛盾,又要把研究的对象提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的把握对象。

十一.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

十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在于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

十三.在客观历史进行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

十四.社会历史的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消极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辩证统一过程。

两极世界理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和社会形态学视角研究分析世界历史结构基础上认为,从两极世界进程的总体上看,自然实践(生产力)的先进性程度决定了社会实践(生产关系)的统一范围;从每代进程及每代进程内部宏观的整合上看,东西方在社会实践上和自然实践上呈交互促进关系;从每代进程内部整合的微观机制上看,一国的社会实践变革和自然实践变革要受到每代两极世界秩序的大格局决定;社会实践越来越先进,社会实践差别越来越小直到社会实践消亡;自然实践越来越先进,自然实践差别越来越小;两极进程中间环节越来越少,周期越来越短,地理上越来越整合;秩序断裂带条数越来越少,断裂层次越来越低,断裂带逐渐长合。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9日 上午5:34
下一篇 2022年5月29日 上午5: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