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春联,有没有必要提倡用手写春联?

春联应当提倡手写春联,春联在以前都是手写的,这是一种文化传承。

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我们村(那时是生产大队)社员的春联,大部分都是我的家兄(曾任集安市一中副校长)和表兄高良田(现为吉林省书协会员、集安市书协主席、楹联学会会长)写的。这两位仁兄从小受到我外祖父(擅长柳体)和我父亲(擅长颜体)的言传身教,酷爱书法,他俩初中到高中毕业回村当社员期间,每到春节前夕,都义务为社员们写(对子),一直坚持到他俩人考学离开村子为止。后期我也学着他俩的样子,给社员们写对子,但终因年龄小没耐性,没坚持下来。

“看花容易绣花难”。写对联看似简单,却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内容,楷书行书是基础,要知晓传统对子的写法、内容,还要根据不同社员的要求,编写他们喜闻乐见的新词儿,这就需要勤学习,勤动脑。

在农村过年,贴对子是必须的,过年贴上对子,才显得红红火火有年味儿,明年有希望。农民再穷,也要到供销社买上几张大红纸,请人写对子。农村需要贴对子的地方很多,也很有讲究。大门、房门、里屋门、宗谱、灶王爷、天地牌、水缸、水井,甚至猪圈、牛棚、马厩、鸡鸭窝、仓房等等地方,都要上贴对子或春条,一点也不能马虎。家家户户对比,谁家对子字写的好,内容好。记得一个社员家里人口多,欠了生产队一千多块钱的饥荒(那时叫三角债),他便请人写了一副对联:“三角债来年年还,艰苦奋斗几十年”。这副对联虽不对仗,但道出了这个农民的心思。还有个社员不识字,将“肥猪满圈\”贴到了宗谱上,闹出了笑话。

再后来,精美的印刷对联上市,手写对联也很少了。近些年文化下乡,一些书协会员到农村,现场给农民写对联,很受欢迎,看来农民还是很喜欢专业人士的对子,不知这种形式还能持续多久。

为什么手写春联几乎灭迹了?

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就拿我来说,我的书法还多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获过一、二、三等奖。每年有不少同事、亲朋找我写春联。现在就连我自家的春联都不写了。为什么呢?

手写春联,有没有必要提倡用手写春联?

细想起来大概有如下原因:

一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了,干什么事总是越快越好;

二是不想去麻烦人了,对于过年的感情大不如前了,总觉得现在生活好了,天天都是有吃有喝天天过年;

三是经济条件好转了,过去一张红纸一毛多钱,那比买成品便宜多了。现在就不一样了,买又省事又方便。

四是目前楹联市场发达,质量、花色、品种、设计有平面有立体的等,应有尽有,随逐人愿。

五是现在金钱思想浓了,总觉得麻烦他人得应该表示表示,不能空手套白狼。

说了这么多,有一点必须肯定:手书春联无论何时何地都比成品贴上门更使人看上去红火、热情、艺感、舒服、随心。所以每年各地的书法协会都要组织在街头献艺,现场书写,免费赠送,服务于民。

为什么现在都不是手写春联?

是的,现在百分之九十八、九的人都是买印制好的春联。只有少数书法爱好者中的个别人、大学书法、艺术类的专科生,他们为了挥发自己的书法技能,或抓住机会学习演练,借春节这个欢乐大舞台,自己提笔为自已、为友人写春联。

对绝大多数老百姓而言,春节贴春联是为了喜庆、欢乐。院里院外,红红绿绿的,祥和、好看、热闹。这印制春联附合了百姓的心愿,有花纹、花边、红底金字,煞是好看。比那手写的红纸黑字强多了。

至于说文化传承,书法瑰宝等,我想,老百姓顾及不了那么多,暂管热闹得了。

书法研究者、嗜好者,他们却不同。他们把书法传承作为自己的使命。借春节之际,讲课、演练、宣传、送春联,精神了得!

实际上,印制春联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而且发扬光大了。既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就是正能量的。书法的研究与传承,本就是少数人的事。所以大多数人不用手写春联,不足为怪。

新年手写对联有什么

谢谢邀请!新手写对联,首先要注意的是对联的“格式”,也就是对联这种文学体裁的规矩的要求。

手写春联,有没有必要提倡用手写春联?

对联分上、下两联。常见的对联有五字、七字、十一字或更多的字数,没有限制,但上下两联字数必须相同。对联要求平仄相对:即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必须平仄相对(相反)。就是:如果上联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平仄”,那么,下联就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上联必须是以仄音结尾(称为仄起)下联尾字必须平音(称为平收)。

对联最重要的“规矩”,就是“对仗”,也称“对偶”。就是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必须词性相同、词意相反、平仄相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杭州西湖岳飞墓楹联)。其中青山对白铁、有幸对无辜、埋对铸、忠骨对佞臣。很典形的词性相同、词意相反、平仄相对。上联某位置使用了典故或“专有”词语,下联相同位置亦必须如此,而且字的平仄必须相反。其实,对联的要求和格式很多,但是,新手如果做到以上诸条,就可以写出“合格”的对联了。

至于,联语词句的精粗、内容的雅俗,那就看作者的文学功底了。无需本人啰嗦了。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2日 下午3:09
下一篇 2022年5月22日 下午3: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