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贵诚,董昭为什么叫他儿子畜生?

古往今来赵贵诚,骂自己的儿子为畜生的多了去了。但是董昭为什么也骂呢?董昭是谁?是个啥样的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董昭其人。

赵贵诚,董昭为什么叫他儿子畜生?

赵贵诚,董昭为什么叫他儿子畜生?

赵贵诚,董昭为什么叫他儿子畜生?

董昭(公元156年~236年),字公仁,东汉时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人。董昭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后担任袁绍帐下参军。曾随袁绍南征北战,战功累累,但袁绍听信谗言,董昭受到猜忌,差点性命不保,董昭不得已离开袁绍投奔了张杨,在张杨手下被拜为议郎。

董昭后来与曹操在洛阳相逢,曾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自此深受曹操信赖,遂成为曹操的高级参谋。后来曹操加九锡,成为魏公、魏王,也都是董昭出的主意。

曹丕称帝后,董昭升任大鸿胪。此后先后担任侍中、太常、光禄大夫、太仆等重要职位。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转任卫尉,太和六年(232年)升任司徒。青龙四年(236年)卒,时年八十一岁,谥曰定。爵位由他的儿子董胄继承,董胄历任郡守、九卿。

从董昭的人生履历中,我们可以看出董昭是一个智谋非凡的人,在曹氏父子手中能被重用并以81岁高龄善终,没有两刷子是混不下来的。

当然其品行却一直为后人所诟病,说他三番五次背主求荣,为人圆滑老辣。今天看来,可以认为他是目光深邃长远,良禽择木而栖,但在当时却为士大夫所不齿。

有个典故就是很好的例证。朝廷征拜苏则为侍中,与董昭是同僚。有一次,董昭枕着苏则的膝盖睡觉,苏则把他的头推下去,说:“苏则的膝盖,不是佞人的枕头。”

宋人胡三省评价道:“昭人品不足称,其谋略妙,不下二荀。”

由此我们可推断出他常骂自己的儿子为畜生的原因了。在东汉末年三国争霸的那个年代里,要想活命,除了智谋能力外,那必须得圆滑转圜,韬光养晦,低调做人。因为那是一个乱世,乱世唯才是举,若要讲德行,就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人前骂子,虽其言无状,为时人所笑,但实则聪明无比,实乃自保之上策。难怪董昭位列三公,高寿而终,其子也官至九卿。

#历史#、#正史也疯狂#

是不是贾似道的?

赵贵诚,董昭为什么叫他儿子畜生?

摆脱不了干系,但不是最直接原因。长久以来的军事力量不对等,哪怕出再多名将名相,也不能挽大厦将倾。

宋理宗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贾似道组织了南宋历史上最后一次大型改革,史称南宋土改。

南宋与北方蒙古族的战争也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在元宪宗蒙哥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南宋节节败退,且欲和不能。

蒙哥忽然去世,蒙古陷入了大汗之争中,南宋得以获得暂时的喘息。

这是南宋的一个机会,在紧锣密鼓的战备中,南宋遇到了一个难题。

任何一个末代王朝中,如果你揭下它的财政膏药,就会发现下面已经溃烂不堪。

此时的南宋也不例外,贾似道在查看国家还剩多少可用资源时,赫然发现国库已空。此时的南宋,税收空虚,政府收入锐减,整个金融体系如同虚设,为此,南宋发行了大量的纸币,也无力再控制物价。恶性的通货膨胀使农民将要破产、政府的自愿也临近枯竭。

更糟糕的是,对物价失去掌控的政府又面临南下的元军。此时的军队既没有钱、又没有粮,军心涣散,支撑着南宋军人的只有国之将亡、家之将破的悲戚。

贾似道做了一个决定,如果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做一次全面改革,这也是南宋最后一次拯救财政的努力,贾似道明白,类似的机会元军不会再给南宋了。

公田法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在贾似道推行的公田法中,政府从富户手中购买多余的土地,将之作为公田,再把公田出租,用以向无地或者少地的贫困阶级收取租金。

宋代整体的政策使得土地向官僚集中,在特权阶级,土地就是不动产。贾似道的这种做法对政府和民间都有好处,吃亏的只有土地在握的特权阶级。

在改革之前,特权阶级们把持了大量的土地,却因为相互勾结,很少纳税,贾似道试图利用买公田,逼迫特权阶级放弃一部分土地,交给南宋政府。

自推行之日起,仕绅们的反对之声不绝,贾似道仍然执迷不悟,整个朝野上下也奈何其不得。

不得不说,贾似道还是做了一定的榜样,他以身作则先捐了一万亩良田,公田制得以推行。

但凡是南宋当官的,不可避免就有自己的私田,那是他们自己的产业。

贾似道动了全体南宋仕绅的大蛋糕。

尽管贾似道此举意在挽救风雨飘摇的南宋,但由于各种客观的原因,整个土改最后还是一地鸡毛,一时间,利益受损者们纷纷将贾似道推上抨击的案板。

事后,人们常以“皇帝没罪,奸臣误国”痛批贾似道,却不知这个国家早已是无力回天,土改也是只求一刻平安,顾不了那么多后续的问题了。

纵观以往,商鞅被车裂,王安石被贬黜,张居正被抄家。

改革从来都是一件痛苦的事,变革者也是最得罪人的差事。历史上的变革者,也打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贾似道虽然是一代权臣,但心眼里还是希望南宋能苟延残喘几年的,此人虽没什么才能,但家国情怀倒也不缺。

最后,元军没有留下太多的时间供南宋折腾,“帮”他们解决了窘迫的财政难题。

蒙古人的铁骑之下,宋代三百年来的财政腾挪迅速划为云烟,但他们的敛财经验,却成为了宝贵的额财富,流传给后代皇朝以供参考。

因为动了仕绅的大蛋糕,千夫所指的贾似道被永远被钉在了《宋史-奸臣传》之上,供后世唾弃。

但不论如何,贾似道的勇气值得敬佩,人品和军事能力都不怎样的贾似道,也对南宋王朝尽了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2日 上午8:07
下一篇 2022年5月22日 上午8:07

相关推荐